查看原文
其他

三玄三要 解

请您关注👉 道炁书苑 2023-08-24

开脉轮调百病  乐明空慧心净 


 生命·命运·健康-共同体 

修身养性,守己安分。

学思践悟,快乐人生!

士以弘道 

老号开脉轮乐明空常净





链接:

心中心六点  三玄三要




体中玄”之“三要”


3.“体中玄”之“三要”。“体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是从“意中玄”之“上要”而来的。“意中玄”之“上要”,只是一个无挂无碍的状态,只是一个平均用力的状态,只是一个圆觉十方的境界。这个时候,一切声音,尽闻无住,一切色相,尽见无住,一切法相,尽现无住,犹如圆明宝镜,圆照十方,无量万相,平等显现。到了这里,依然还是个境界,是个平均用力的境界,是个无挂无碍的境界,是个圆觉十方的境界。住在这个境界里的人,他还没有认出这个圆明宝镜,或曰他还没有认出这个无相法身,或曰他还没有认出这个无相真心。所以,他必须打破这个“意中玄”,他必须打破这个圆觉十方的境界,证得这个显现万相的妙体,及妙体中的玄妙。
“体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属于悟后修行的三个阶段,属于悟后的修行。
问:“体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属于悟后修行的三个阶段。何以见得?
答曰:句中玄,就是语句中的玄妙,就是知见上的玄妙。“看取棚头弄傀儡,抽牵全籍里头人”。对于这个“里头人”,对于这个佛性,还没有实际地证到,只是在语句上的理解,只是在思想上的认识,所以叫做句中玄,所以叫做语句中的玄妙,所以叫做知见上的玄妙。句中玄,属于扶正见地的阶段。
意中玄,就是意境中的玄妙,就是顿断时的玄妙。“妙解岂容无着问,沤和争负截流机”。“句中玄”有道理可讲,有知见可得。可是,到了“意中玄”的阶段,无有道理可讲,无有知见可得,只教你直下顿断,断世间妄想,断出世间妄想,断众生妄想,断佛妄想,断一切妄想。譬如,直下一问:“这念佛的是谁?这观音的是谁?”这个时候,不许你说“里头人”,不许你说“心”,不许你说“佛”,不许你说一切,只许你直下见得。这个“无着问”,这个“截流机”,就是意中玄的修行,就是实修实证。所以,意中玄,属于实修实证的阶段。
体中玄,就是妙体中的玄妙,就是悟后的玄妙。“三要印开朱点窄,未容拟议主宾分”。借助于正确的见地,借助于实际的修行,已经印开了“朱点”,已经印开了慧眼,已经打开了本来,见到了本性。面对他人的参学,对于他人的或迷或悟,或宾或主,则不用思量,一目了然。这时,虽然已经见性,然而,无始以来的习气犹有未尽,故须做悟后牧牛的功夫,故须做净除现业流识的功夫,所以,体中玄,属于悟后修行,教下所谓倒驾慈航。


悟心之后,或曰悟道之后,根据悟道的深浅,大致分为三个阶段,这就是“体中玄”之初要、中要与上要。
“体中玄”之“初要”。刚刚悟道的时候,自然觉得很稀奇,很玄妙,很简单,于是,见人便说,“就是这个了了常明的,就是这个一尘不染的,你怎么不悟呢?”甚至举手示人,让人见到这个见色的人。击掌示人,让人见到这个闻声的人。可是,他人就是不悟,而你却不厌其烦地向人家说。这就是初悟后的法喜冲动的表现。你要知道,在见地上,他还不正确,在实修上,他还未脱开,他又怎能证得这个简简单单、现现成成的大道呢?这个时候,你要特别地谨慎,千万不要落入“悟后喜”,更不要落入“悟后狂”。
其实,从究竟处来看,这个悟后的法喜,依然还是个病。曹山禅师云:“枯木龙吟真见道,髑髅无识眼初明。喜识尽时消息尽,当人那辨浊中清。”
“体中玄”之“中要”。刚刚悟道后的欢喜,刚刚悟道后的稀奇,也是留不住的,也是会过去的。这时候,欢喜也没有了,稀奇也没有了,还和从前一样。这个时候,要特别地谨慎,千万不要落入“悟后迷”。
这个时候的修行,需要沉下心来,参究大小乘经典,参究祖师公案,参究善知识的开示,看看自己能透过多少。若是只管拿着个了了常明而示人,面对佛教的经典,面对祖师的公案,面对善知识的开示,便茫然不知所云,那就是还差得远。
一个会了佛意的人,他又怎么会看不懂佛经呢?若是家里人,自知家里事。若看不懂佛经,甚至是把佛经中所说的事,当作是人家的事,而不是自家的事,而不是方寸中的事,那就不是家里人,那就还须做悟后保任的功夫,若有一法过于目前,我说如梦如幻。这时,你就会发现,极幻而极真,极真而极幻。
“体中玄”之“上要”。化空了一切,解脱了一切,同时也具足了一切,所谓全体放下之时,正是全体担起之时,放下与担起,同时并举。
到了这里,不费丝毫力,还同于本然。
到了这里,踏毗卢遮那顶上行,超越了佛祖,临济祖师云“堪与佛祖为师”。


意中玄”之“三要”


只是知见上正确了,只是语句上领会了,只是“句中玄”了,那还不是实际的证悟,犹如说食不饱,究竟还是个饿汉。所以临济祖师说,只是知见上正确了,只是语句上领会了,则“自救不了”,还需要做实际的功夫,还需要做“截流机”的功夫。实际的功夫,“截流机”的功夫,就是“意中玄”的修行。
2.“意中玄”之“三要”意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属于截断横流、脱落根尘的三个阶段。

  问:“意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属于截断横流、脱落根尘的三个阶段。何以见得?

  答曰:众生为何流转不息?只因众生以六根作自己,以六尘作他人,他物,所以,终日以幻我追逐幻他,以幻根追逐幻尘,终日捕风捉影,根尘缠缚,不得解脱。这样的捕风捉影的作为,这样的根尘缠缚的作为,便形成了幻根与幻尘的虚幻链接,便形成了无量无数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  无量无数的条件反射系统,囚禁了无量无数的幻我,囚禁了无量无数的幻他。幻我幻他,纠缠在一起,不得解脱。幻能幻所,纠缠在一起,不得解脱。这就是众生的虚幻的娑婆世界。在这个虚幻的娑婆世界里,以幻我追逐幻他,以幻能追逐幻所。如此追逐,就是梦幻轮回。

  要想停止这种梦幻轮回,就得息下幻我对幻他的追逐,就得息下幻能对幻所的追逐,就得解脱幻我与幻他的虚妄链接,就得解脱幻能与幻所的虚妄链接。于自他双亡的当下,于能所双亡的当下,认出这个“绝待无对的自己”,获得这个“本然如是的解脱”。

  获得解脱的方法,那就是截断横流,息下狂心。

  截断横流的方法,大致分为两类。一类是渐修,也就是渐渐地截断。一类是顿断,也就是直截了当。禅宗的棒喝,就是直截了当,就是顿断。其余的方法,皆是渐渐地截断,皆是渐修。

  禅宗的棒喝,不是狭义的棒打声喝,而是泛指一切顿断妄想的手段。譬如,惠能大师曰:“屏息诸缘,一念不生”。若人听了这个开示,当下便屏息了诸缘,便一念不生了,这不就是顿断吗?这不就是棒喝吗?



  禅宗的棒喝,可以来自于他人,可以来自于自己。譬如,慧可久修“心如墙壁,内心无喘”的禅定功夫,他修了很长时间,依然还是妄念纷飞,不得安定。于是,他请求达摩,给自己安心。这时,达摩大师,默然,忽然之间,他瞪目圆睁,赫然曰:“将心来,与汝安。”达摩大师的默然,以及豁然之间的瞪目圆睁,他那个威猛的样子,把慧可吓得妄念顿脱。达摩大师的这个样子,不是当头一棒吗?不是直面一喝吗?这样的棒喝,哪里更待木棒打人?哪里更待音声喝人?正于慧可被吓得妄念脱落时,达摩大师曰:“将心来,与汝安。”

  在达摩大师的顿断直指之下,慧可开始寻找自己的心,他要找出自己的心,让达摩大师给自己安,我的心在哪?我的心在哪?我要找到他,呈递给达摩大师,让达摩大师给我安心。可是,慧可找了老半天,他也没有找到这个心。正于觅心了不可得时,达摩大师云:“与汝安心竟。”也就是说,觅心了不可得时,当下的这个历历孤明的人,当下的这个空明朗净的心,他本来不乱,他本来就安,哪里更待人安呢?

  我们的这个截断横流的功夫,我们的这个直指人心的功夫,在多数情况下,多是自截自断,自证自见。这个截断横流的功夫,这个直指人心的功夫,若是依赖他人,他人哪里有那么多的闲功夫,天天拿棒来打你,时时用声来喝你?这种截断横流的功夫,这种直指人心的功夫,主要是自截自断,自证自见。譬如,打坐之时,日用之中,急呼一声——咄!于此一“咄”之下,一切妄念,当下脱落。于此脱落之时,反观体认这个了了常明的,反观体认这个一尘不染的,这便是自截自断、自证自见的功夫。

  这种顿断的功夫,有深有浅。根据功夫的深浅,根据修行的进程,大致分为三个阶段,也就是“意中玄”之初要、中要与上要。

  “意中玄”之“初要”,是紧接着“句中玄”之“上要”而来的。“句中玄”之“上要”,已经有了充分的正知正见,已经升起了誓愿证得此心的大愿。有了这样的正知正见,有了这样的誓愿证得此心的大愿,那就可以进入截断横流的修行了,那就可以进入“意中玄”的修行了。

  “意中玄”之“初要”,就是截断横流的初期阶段,就是“截流机”功夫的初期阶段。

  从未做过顿断妄想功夫的人,从未体会过历历孤明状态的人,对于顿断的当下,对于历历孤明的心境,他会觉得很清净,他会觉得很有效,他会觉得很受益。



  “意中玄”之“中要”,就是截断横流的中期功夫,就是“截流机”功夫的中期阶段。

  截断横流的初期阶段,就像有人,刚刚起航渡河,他离岸还不远,入流还不深,所以,他会觉得很平静,他会觉得很新鲜,他会觉得很自在。但是,随着离岸越来越远,入流越来越深,这只渡河小船,也开始颠簸起来。也就是说,随着截断横流功夫的渐渐深入,随着离开此岸的越来越远,我们的心里,也开始动乱起来。这就是所谓的种子翻腾,这就是所谓的魔军现前。或曰种子翻腾,或曰魔军现前,其实,这都不是外来的,而是自家的业识种子,而是自家的心魔。

  此心涵盖一切,此心本来无外,哪里更有什么心外之物?哪里更有什么心外之魔?释迦佛也经历了这样的种子翻腾,也经历了这样的魔军现前。对于种子翻腾,对于魔军现前,他一概不理睬,任他自生自灭,所谓“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”。你若不理睬他,他也就自己退去。正当魔军退去时,这个空明朗净的最最尊贵的我,也就当下现前了。到了这里,是“意中玄”之“上要”。

  “意中玄”之“上要”,就是渡过了中流,抵达了彼岸。然而,还未登上彼岸,还在这静止不动的船上。也就是说,妄念已脱落,寂灭已现前。然而,他还未认出这个一尘不染的心,他还未认出这个不生不灭的人。到了这里,超越了人天,所以“堪与人天为师”。

  超越了人天,然而,他还在“超越人天的境界里”,故须打破这个根尘脱落的境界,故须打破这个寂灭现前的境界,于自己的当下,认出这个能生万法的一真心体,认出这个能生百千万亿化身的清净法身。这就进入了“体中玄”的修行。



句中玄”之“三要”

 

1.“句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属于建立正知正见的三个阶段。

问:“句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属于建立正知正见的三个阶段。何以见得?

答曰:佛法的修行,第一要见地正。见地不正,而用功夫,那就是背道而驰。背道而驰,则愈行而离道愈远,是故经云:“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”。也就是说,在因地上发生了错误,那么,在果地上也就一定是错误的。就像我们出发,要到某个地方,我们首先要搞清方向,然后,再了解路途。搞清了方向,了解了路途,才能上路,向着要去的那个地方进发。若不然者,就会背道而驰,渐行而离道渐远。譬如,我们要去南京,我们就不能向着北京那个地方走。我们搞清了方向,然后,我们还要搞清途径,哪个地方可以休息,哪个地方可以吃饭,哪个道路是通的,哪个道路是不通的,以及目的地有什么标志,以便我们把它认出来。

如果我们错认了目的地的标志,那么,即使我们到了目的地,我们也不会认出目的地,就像我们拿着张三的画像去找李四,即使我们见了李四,我们也不会认出李四。譬如,我们要寻找的那个目的地的标志,那里有一个金色的大门,大门两侧,有两尊金狮子。我们知道了这个标志,当我们到了目的地的时候,我们就会认出这个目的地。

如果我们错认了目的地的标志,认为目的地这个地方,有一个黑色的大门,大门两侧,有两只石头狗。那么,我们带着这样的认知,即使到了目的地,也不会认出这个目的地,我们就会错过这个目的地。

我们修证佛法,也是如此。我们修行的目标是什么?我们向哪个方向走?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,将会出现什么现象?我们将如何应对?以及到了目的地,目的地又有什么标志?我们寻找的那一尊佛,是画像的那个样子吗?我们寻找的那一尊佛,是相好庄严的他,还是无形无相、具足万相的自己?譬如,持名念佛的人,由于他连续地作功夫,在他的境界上,在他的心境上,便出现了一尊相好庄严的佛。这时,是应该亲近他,还是应该不理他?是应该礼拜他,还是应该将他贬向无生国里?这时,又如何应对?

当这个人的修行,过了这个幻觉境界的时候,寂灭的境界现前了。这时,又如何应对?如何才能认出这个不生不灭的弥陀?如何才能认出这个不生不灭的自己?应对这样的问题,全靠当事人的正知正见。临济祖师的“句中玄”,临济祖师的“看取棚头弄傀儡,抽牵全籍里头人”,就是这个正知正见。临济祖师要我们认出这个“里头人”,临济祖师要我们认出这个显现万相的无位真人。学佛的人,只须认出这个“里头人”,只须认出这个显现万相的无位真人。



“句中玄”之“三要”,就是“句中玄”之初要、中要与上要,就是正知正见的初要、中要与上要。

“句中玄”之“初要”,就是最初的正知正见。

几乎所有的人,他的修行之路,都会经历外道修行向佛法修行的过渡,都会经历着相外求向反观自见的过渡,即使释迦佛,也是如此。譬如,我们最初了解佛法的时候,我们以为佛在西天,是一个对象话的他人。后来,我们又以为佛在当下,是一个绝待无对的自己。这就是由外道修行向佛法修行的过渡,这就是由着相外求向反观自见的过渡。这个最初的佛法的修行,佛法的认知,这个最初的反观自见,就是“句中玄”之“初要”。

“句中玄”之“中要”,就是正知正见的第二个阶段,就是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正知正见,但是,还不够充分,还不够坚定,还有很多的动摇,还有很多的疑惑。譬如,太阳落的那个方向,真的没有极乐世界吗?真的没有阿弥陀佛吗?极乐只是自心,弥陀只是自性,真的吗?他的正知正见,还不够充分,还不够坚定。这就是“句中玄”之“中要”。

“句中玄”之“上要”,就是正知正见的第三个阶段,就是正知正见已经很充分,已经很坚定,并且升起了强烈的愿望,誓愿要证得此心,誓愿要证得此佛,誓愿要证得这个“现现成成的无上正等正觉”。这就是“句中玄”之“上要”。

按照禅宗的标准来说,到了“句中玄”之“上要”,就可以参禅了,参一句直指人心的话头。譬如,自己念几声佛,然后问自己:“这个念佛的,是谁?”我们念佛的时候,我们能够听到自己念佛的声音,乃至默念,也能听到自己的心声。我们念几声佛,然后问自己:“这闻声的,是谁?”或我们问自己,“这了了常明、一尘不染的,是个什么?”这都是直指人心的话头。

如此自问,如此体会,就是参禅,亦名参心。禅即是心,心即是禅。参禅就是参这个历历孤明的心,就是悟这个历历孤明的心。

我们完成了“句中玄”的修行,我们经历了“句中玄”的三个阶段,我们树立了充分的正知正见,那么,下一步的修行,就是“意中玄”,就是截断横流的功夫。



感谢关注学思践悟

学思践悟修行上路

点击链接寻妙缘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 

道炁开脉轮图说

道炁开脉轮,调病安心身

最近新文点下看:

冥想静心练习+音乐

摸摸鼻子踮踮脚

“相由心生”谈贵贱

每晨30秒,修身健康不会老!

打坐三招两小时,还需头顶散气

打坐姿势的玄机

心清净了,事就顺了

脸上财运

放下了,还是放弃了?

千古奇文-内圣外王之道

引领你完成你灵魂的最高目标

精足不思淫

他心通简单,胜过测谎仪

《鲁班书》之秘

督脉呼吸

老子与黄帝内经的修炼秘密

秘传踮脚…摸鼻

怎能收得一心清?

修福修慧最好的办法

音乐疗愈(藏)

简单九宫风水学

《易经》基础口诀

情绪的人体光晕

5德健身法

60张“禁止外泄”的照片

手机的风水

秘传:回春功

反过来就成功了

最强大的能量

天天新文

体内的太阳

增强阳气妙法

天眼看到……

开口的能量

性-智商-寿命

声明: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,内容转自网络,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若想亲身实践,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。

感恩原作者,感恩前平台!

死心踏地,上座定时。

身口意定,三密加持

事上制心,安分守己

八道十善,证道净一。

快速治病 / 奇异秘法

点击今日推文每天分享锦论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